智能快遞柜是解決快遞“最后一公里”難題的有效手段。7月,中國郵政收購“速遞易”50%的股權,“速遞易”更名為“中郵速遞易”,并作為主體推進對中國郵政旗下約2.1萬組智能快遞柜的整合。至此,中國郵政在投遞“最后一公里”布局上占得了先機。下一步如何鞏固基礎,擴大競爭優勢呢?筆者在此提兩個方面的建議。
加強公益宣傳與布局,積極爭取各方支持
眾所周知,智能快遞柜是很符合當前中國國情的產品,它較好地解決了快遞收件人白天因工作不在家、不能親自簽收快件的問題,同時又避免了放在門衛室等地方丟件的隱患。對于快遞員來說,智能快遞柜能顯著提高投遞效率。對于小區物業而言,它較好地解決了代收包裹的煩瑣和保管的安全問題。因此,智能快遞柜是目前國內解決投遞“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最為經濟有效的方式,也是中國式社區管理最為認可的服務模式。
從快遞發展趨勢看,2016年,我國的快遞總業務量達到312.8億件,預計到2020年,快遞業務量會達到驚人的700億件。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環節,利用高效且智能的快遞柜代替成本日漸昂貴的人工服務,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中國郵政控股“速遞易”后,加上郵政原有的2.1萬組快遞柜,“中郵速遞易”快遞柜總量規模將達約7.7萬組。中國郵政大力布局智能快遞柜,其宗旨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廣大群眾,滿足城鄉群眾的寄遞服務需求,因此,我們應該大力宣傳郵政為民、便民的服務之舉。
智能快遞柜的布局、建設、維護等工作涉及市政建設的方方面面。要想進一步擴大規模、產生效益,面臨著不小的難題。要想破題,就要加大宣傳力度,同時更好地展示其公益性,使社會廣泛認識到這既是現實之需,也是未來發展大勢所趨,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各部門聯手破題的有利局面,從而在規劃、建設、使用管理等多方面獲得社會公眾支持。
加緊創新,爭取成為社區O2O物流服務中心
回頭來看,智能快遞柜雖然能有效解決行業的痛點,但也存在著功能單一、解決問題有限的弊端。因此,智能快遞柜要抓緊完善其多樣的實用性功能,爭取脫胎換骨,成為社區O2O的物流服務中心。
筆者認為,智能快遞柜很好地抓住了時代變化的兩個特點:一是無人化、智能化服務的趨勢;二是它所針對的社區營銷是一篇可以深度挖掘的大文章。想一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