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商的興起,近十年中國快遞業保持高速發展勢頭,年均復合增長率在40%以上。 2016 年 12 月20 日,國家郵政局宣布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300億件,全年中國快遞年業務量已占全球年快遞量約700億件的四成份額。2017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 401 件,同比增長 28%,快遞業務收入達到 4957 億元,同比增長 24.7%。
根據郵政局《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設定的目標,到2020年全行業快遞業務量將達到700億件、業務收入將達到8000億元,可以測算出“十三五”期間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的CAGR分別為20.4%和17.3%,可以看到快遞行業增速仍將維持較高的水平。
我國快遞業務量數據統計
我國快遞業務收入數據統計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快遞行業競爭依然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快遞單價隨之下降。根據國家郵政總局發布的《2017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2010-2017年間,全國快遞平均單價由24.6元/件下降至12.34元/件,下降幅度接近50%。同時,快遞配送成本不斷提高,目前大部分快遞企業的配送費為每單1.0-1.5元。據圓通等快遞企業公告,2013年至2015年圓通速遞的配送費支出占比由26%上升至35%,同期申通從41%上升至51%。
隨著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快遞業務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日益突出。在我國快遞各環節成本占比中,攬件、分類、干線運輸、配送4個環節占比分別為4%、6%、 7%和 53%。干線運輸客成本包括貨運輸所支出的各項費用的總和,屬于剛性成本,難以削減。所以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環節成為降低物流成本的關鍵。
智能快遞柜是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有效方案。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末端服務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2016-2016年我國智能物流柜投放量分別為1.5萬組、 6萬組和10萬組,復合增速超過 100%。預計未來3年快遞柜投放量仍將于60%以上的速度增長,2020年達到125萬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