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十幾天,作為中國電商業最大的一場消費狂歡,“雙11”將迎來第13個年頭。其實,10月20日晚8時,京東、抖音、快手、淘寶等各電商平臺,就打響了2021年“雙11”的第一槍,直播、降價、紅包雨,各顯其能,熱鬧非凡。這一人為打造的購物節不斷創出流量和交易額新高。因此,今年“雙11”也被認為是提速四季度消費的重要因素。
然而,伴隨著“雙11”的高歌猛進,當降價已成為常態,各種復雜的滿減套路和優惠規則只會讓人心理厭倦,而直播售假、篡改數據的割韭菜行為,也會讓消費者用腳投票,使持續創造消費奇跡拉動消費增長產生不確定性。
筆者認為,對“雙11”中的不端玩法糾偏,提供更佳的購物體驗和消費好評,在促銷費大考中交出合格的答卷,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廣大電商、快遞及產業鏈上各家企業的不二選擇。
今年的“雙11”,電商和快遞應主要做好什么?
其一,電商不能只把價格戰作為唯一利器。各平臺只有找準自身特色,不斷創新,做實服務才能最終贏得消費者的心,讓他們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其二,電商不要再只盯著流量和消費數據,而要重視服務和體驗。往年凌晨熬夜的活動,改到了對消費者更友好的晚上8時的黃金時間段;拉長活動時間減輕快遞壓力,紙箱可回收提倡綠色消費,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購物滿意度。快遞驛站 易郵驛站 快遞柜 易郵柜
其三,快遞行業也應在“雙11”期間,在設施增建、物資儲備、車輛調配、人員增補等方面下足功夫,為解決“最后一公里”再立新功。此外,快遞企業既要狠抓效益,也要確保快遞小哥的社保、加班費等制度的落實,維護好員工的合法權益。
總之,公眾期待:在今年的“雙11”購物狂歡中,電商的不端玩法基本絕跡,質優價廉的商品和電商與快遞服務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