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沈陽各小區都布滿了包裹智能快遞柜,作為一種解決包裹投遞“最后100米”難題的有效手段,智能快遞柜緩解了用戶不在家、無人簽收包裹的難題。調查數據顯示,沈陽地區網購頻率高的女性消費者是智能快遞柜的主要使用者。
一個小區里里外外 23個智能快遞柜代收包裹
由菜鳥、易郵柜、京東、順豐等電商和物流業巨頭布局的智能快遞柜遍布沈陽各個小區和商場、寫字間。以一處戶數約為7000戶的小區為例,園區內共有豐巢智能快遞柜7個,園區外一公里范圍內有易郵柜和日日順樂家智能快遞柜16個,這些智能快遞柜極大方便了小區居民的包裹收發。
該小區居民賈女士說,她和愛人每天早出晚歸,家里大部分時間無人,配送員把網購來的商品直接投遞到智能快遞柜里,她下班后到智能快遞柜取完包裹再上樓。“以前沒有智能快遞柜的時候,都是小區物業代收。后來包裹太多,小區物業開始對代收包裹收費,而且物業下班的時間也非常早,對我們上班的工薪族來說,收包裹是件很麻煩的事兒。現在直接到智能快遞柜里取,多晚都沒關系。我們想寄包裹,也直接在手機上下單,然后把包裹扔到智能快遞柜里。”配送員小張告訴記者,配送到該小區的包裹基本都會投遞到智能快遞柜中,投遞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給收件人發送短信,收件人憑密碼即可取件,“智能快遞柜利用率特別高,經常遇到滿箱的情況。”
阿里研究院提供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沈陽,以女性消費者為主的小資白領,網購頻率高、快遞數量多,同時對隱私和安全特別關注,她們更青睞類似智能快遞柜的代收服務來滿足網購生活的要求。目前,社區平均可選代收點平均達到2個,75%的消費者認為加入代收服務后,整體收件體驗更好。
網購族提出建議是否投智能快遞柜先問問收件人
菜鳥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最后100米,目前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手和三輪車來完成繁重的作業。快遞員平均每天要派送150-200件左右的包裹。智能快遞柜等代收方式極大提高了配送效率,但記者采訪中發現,有個別配送員為提高配送效率,不再將包裹送上門。
“我遇到過配送員不打招呼,直接把包裹放到智能快遞柜里的情況,還是希望他們征求一下收件人的意見。有時候買的是大件商品,非常沉,我自己去根本搬不動。有的時候可能看不到收件信息,有一次包裹就因為隔了兩天沒取被退了回去。”網購族于女士工作時間相對寬松,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但她發現,自從小區門口安了智能快遞柜后,配送員就再也不上門了。于女士的情況不是個案,個別配送員不送包裹上門的情況對不會使用自柜臺的中老年市民影響較直接。
那么,針對個別配送員未經同意將包裹直接放入智能快遞柜的情況,收件人應該怎么辦呢?記者從淘寶平臺了解到,收件人可以在系統內對物流服務進行投訴,其中一個投訴選項為“未經允許包裹放入智能快遞柜”。收件人投訴后,物流公司會對相關情況進行調查并聯系收件人解決問題。另外,如家中有人,收件人也可直接聯系派件員要求其將包裹取出,直接派送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