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很多行業在今年陷入困局,但快遞業顯然不在此列,特別是在上半年人們普遍受制于疫情控制政策而減少出行的情況下,更是給快遞行業創造了更多新的市場增長空間。
8月13日,中通快遞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二季度中通快遞完成業務量46.0億件,同比增長47.9%,市場份額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至21.5%。調整后凈利潤為14.5億元,同比增長5.6%。此前發布的財報顯示,中通快遞去年全年完成快遞業務總量為121億件,也就是說僅僅在第二季度,就已經完成了去年全年超過40%的業務量。
加大補貼單票收入下降
在營收方面,中通快遞第二季度實現了64.0億元的營業收入,其中快遞服務收入55.4億元,同比上升16.0%,其中直客業務收入9.7億元,同比增加48.6%。
由于疫情期間跨境電商業務增長和有利的價格政策,跨境業務實現4.7億元收入,同比增長33.4%。盡管在今年年初一段時間里,受到疫情和國際航班調減影響造成跨境業務量大幅下滑,但在國際需求持續旺盛和和跨境寄遞應急通道不斷啟用情況下迅速止跌回彈。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最新數據,從5月份開始跨境快遞業務量增速重回30%以上,前7個月國際快遞業務量完成9.2億件,同比增長22.69%,基本達到行業平均增長水平。
但在剔除跨境業務收入后,單票收入1.29元,同比下降20.9%,較去年同期的1.77元也有較為明顯的下降,而中通快遞方與去年年報對這一問題的解釋相似,將其歸結為市場競爭以及為緩解網絡合作伙伴的競爭壓力而加大補貼力度所致。
中通快遞的增長也是中國快遞業持續增長的一個縮影。根據國家郵政局8月12日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前七個月,郵政行業完成快遞業務量達到408.2億件,同比增長達到23.66%,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業務量400.6億件;快遞業務收入完成4547.1億元,增長13.53%。
“2020年二季度,國內疫情狀況進一步穩定,國民經濟以及消費水平恢復良好,行業該季度絕對增量及業務量增速均刷新2017年以來的記錄。中通延續了年初制定的業務量提速增長、擴大領先優勢、持續提升市場份額的策略,在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的態勢下,我們通過調節網絡平衡政策敦促收派兩端的價格協同,通過中通金融的資金支持賦能網點,與全網近三萬個加盟合作伙伴一起擔當,共同面對眼前的挑戰、穩固對未來的信心,保持了網絡的穩定性。在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的情況下,我們的服務質量保持了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表示。
重中之重搶市場
在這樣的形勢下,中通快遞也對2020年全年業績預期進行了調整,并重申“將獲取市場份額作為戰略重中之重。”
中通快遞將全年業務量指標從162億調升至170.0億件,同時強調“隨時準備與網絡伙伴共同爭取市場份額的持續擴大以及分擔由于競爭帶來的壓力”,同時還宣布調低調整后凈利潤為48.0億元至52.0億元。
中通快遞首席財務官顏惠萍表示:“二季度,中通降本增效結合數智驅動的精細化管理措施繼續發揮效益,單票汽運加分揀成本同比下降17.1%,平臺運營效益的繼續提高,為應對市場競爭贏得了空間。綜合內需推動的業務量高速增長、競爭導致的單價下降以及成本效益提升的影響,中通完成了14.5億的調整后凈利,同比增長5.6%。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我們仍然做到了市場份額、服務質量和利潤三方面的平衡。”
國家郵政局認為,目前快遞行業發展呈現出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農村市場增長迅速。國家郵政局認為電商下沉和農村地區寄遞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帶動了農村地區快遞業務量的迅猛增長。今年前七個月農村快遞攬收和投遞量之和超過180億件,攬收量增速比城市地區高20個百分點以上。
中通快遞此前也開始嘗試通過直接對接產地方式在倉儲設施中直播“帶貨”,銷售農特產品,同時也在末端布局,收購了海爾旗下日日順樂家智能快遞柜,從而在退出豐巢之后再次切入智能柜領域的競爭。這些動作都體現出快遞業在進入飽和競爭的周期之后,各家企業都在通過不斷調整優化業務布局的方式來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以在行業上行周期內鞏固地位。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通快遞分布在全國的網點約30,000個,其中直接網絡合作伙伴逾5,000家。分布在全國的分撥中心共計90個,其中81個由中通自營,其余9個由加盟商聯營。長途貨運卡車數量逾9,900輛,其中自有車輛數量約9,050輛,其余逾850輛卡車由桐廬通澤運輸公司運營(桐廬通澤系一家與中通獨家合作的汽運公司)。自有車輛中,逾7,100輛為車身長約15至17米的高運力牽引車。分撥中心之間的干線運輸線路超過3,40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