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日起,廈門市智能快遞柜免費保管期限將不得低于18個小時。昨日下午,廈門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37次會議閉會,會議表決通過了《廈門經濟特區郵政條例》(后簡稱“《郵政》條例”)。
《郵政》條例明確了政府部門的相關職責,對保障郵政服務質量、促進快遞行業發展、加強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范。
“尤其對群眾普遍關注的合理設置智能快遞柜的保管期限,以及對于郵政快遞行業的服務車輛和人員的交通安全管理方面都做了明確規范。”廈門市人大法制委備案審查處處長馬秀娟向導報記者介紹,條例的出臺對促進廈門郵政快遞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根據《郵政》條例,建設單位應將智能投遞設施等公共服務設施納入建筑工程統一規劃、設計、施工和驗收,并與建筑工程同時投入使用。
對于飽受詬病的快遞野蠻分揀問題,《郵政》條例做了明確規定。快遞企業野蠻分揀,有拋扔、踩踏等損害快件行為的,由市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而快遞企業使用智能投遞設施提供快件投遞服務的,應當征得收件人同意。未征得收件人同意的,由市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外包裝出現明顯破損的、重量與寄遞詳情單記載明顯不符的快件以及生鮮產品、貴重物品,不得以智能投遞設施進行投遞。
智能投遞設施運營企業應當設置不少于十八小時的郵件(快件)免費保管期限。
加強郵政快遞服務車輛管理,監督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駕駛人佩戴安全頭盔,根據需要購買第三者責任險、駕乘人員人身意外傷害險等相應的保險。
快遞企業利用注冊登記的快遞業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從事快件收寄、運輸、投遞以外活動的,由市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郵政》條例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