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記者從自治區郵政管理局召開的“鄉村振興里的快遞路”新聞媒體見面會上獲悉,1—5月份,全區快遞企業預計攬收包裹將達到1億件,同比增長6%,其中有30%左右的業務來自農村。快遞業務投遞量預計完成5億件,同比增長6%,其中有近40%包裹要投遞到村,農村牧區居民月均使用快遞達7件,平均每個人每4天就會收發到一個快遞包裹。
為了充分利用政策紅利,全面釋放“快遞進村”活力,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2月20日,自治區政府出臺的《2022年堅持穩中求進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中明確指出:對實際發生的快遞進村業務服務,按照每單不超過0.3元,由各盟市制定實施差異化后補貼政策,打通快遞末端“最后一公里”。快遞驛站 易郵驛站 快遞柜 易郵柜
目前,全區共有規模以上快遞物流園區28個,80個旗縣中有75個旗縣建立了旗縣級快遞物流集散中心,778個蘇木鄉鎮實現快遞服務網點全覆蓋,全區11071個建制村中,已通快遞的建制村數量達10156個,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達91.74%。
隨著全區寄遞物流體系網絡的不斷完善,郵政快遞企業服務農村電商發展效果更加明顯。1—5月份,全區共培育興安盟大米、赤峰小米、巴彥淖爾葵花籽等全區快遞企業服務現代農業項目26個,實現業務量508.33萬件,業務收入1.39億元,拉動就業人數4807人,帶動農業總產值11.05億元。通過整合郵政、快遞、電商、物流、傳媒等專業優勢資源,打造了內蒙古郵政快遞業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特色模式和長效機制,郵政業成為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作為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我區是全國牛羊肉、乳制品的生產和出口大省,冷鏈物流需求較為旺盛。為此,我區主要郵政快遞企業加快建設冷鏈倉、增加冷鏈全貨機和冷藏車、開設冷鏈運輸線路,完善冷鏈快遞物流寄遞服務體系。目前,行業自建冷庫面積共計2萬平方米,內蒙古郵政分公司已形成呼市至北京、沈陽等7條省級冷鏈專線,實現全國118個城市次日遞、200個城市隔日遞;順豐投入兩架全貨機,京東增開10余條航線,全區形成800余條線路組成的全程冷鏈網絡。同時,我區郵政快遞企業利用自有電商平臺造勢而進、乘勢而上,涌現出內蒙古郵政“郵牧飛羊”,內蒙古順豐“牛羊鳴天下、順豐領鮮”“草原有只我的羊”和內蒙古京東“羊帆起航、京東鮮到”等提供全程冷鏈解決方案的牛羊肉寄遞項目。近年來,我區主要郵政快遞企業年均可運輸寄遞牛羊肉6萬噸,產值近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