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以“韌中求進 星光不負”為主題的第八屆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在京舉行,發布研究報告《疫情后,哪些行業趨勢變得更確定》。過去一年,快遞行業末端服務不斷下沉,有力有效服務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國“快遞進村”比例提升近30個百分點,農村地區收投快遞包裹總量達370億件,帶動農產品出村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進村總額超1.85萬億元。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陳凱在會上表示,行業末端服務不斷實踐,為防疫情、保暢通作出積極貢獻,郵政快遞企業通過應用智能快件箱、增設貨架等方式提供無接觸投遞服務,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和民生保供。行業末端服務不斷融合,為產業共建共享增強發展黏性,快遞與電商、制造業、現代農業融合發展,有效支撐了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的提高。
國家郵政局將不斷完善制度設計,推動落實關于末端投遞設施建設的屬地責任,加強對平臺型企業常態化監管。全行業將著力建立健康發展、充滿活力、規范有序的快遞末端市場競爭格局,突破多年來制約行業運行的定價模式、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主動求變,積極應變,積極探索實踐“三分”,即“服務要分層、產品要分類、成本要分區”的要求。
研究報告指出,從中國快遞業44年的長周期看,在可明確判定的疫情影響必將逐步減輕的前提下,行業重回信心。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中長期影響及社會老齡化、碳中和目標、產業鏈結構調整,行業應通過搶住末端、降本增效、優化結構、升格管理等舉措,繼續鍛造韌性、綠色發展、升華品牌。易郵驛站 快遞驛站 快遞柜 易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