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線上購物的熱情延續,2020年“雙十一”更是迎來高峰。據統計,2020年“雙十一”當天全網銷售額約為3328.7億元。同時,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再創歷史新高。
無接觸配送成為今年的一大熱詞,而智能快遞柜助力旺季物流大戰,成為“雙十一”龐大快遞量配送收取的主要渠道之一。為了更好提供快遞最后一公里的服務,智能快遞柜的投入大大增加。數據顯示,2019年主要城市布設智能快件箱已達40.6萬組,新增13.4萬組,增幅接近50%,箱遞率超10%,為末端投遞提供有效補充。
自快遞柜進入末端市場以來,就憑借靈活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等優點,獲得了大量消費者的認可。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智能快遞柜市場規模突破100億元,到2019年超250億元。按照我國快遞業務不斷增長態勢,以及智能快遞柜的迅速發展,預計2020年,中國快遞柜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億元。
智能快遞柜基于物聯網,能夠將物品(快件)進行識別,暫存,監控并管理。智能快遞柜在投入使用的最初是為了解決快遞行業產業鏈“最后100米”的配送難題,而它能進行的業務也不僅僅局限于“送件”。消費者除了收件以外還可以在智能快遞柜上實現寄件,省卻了等待快遞員的時間,收寄件變得更方便。
在此背景下,我國智能快遞柜市場得到快速發展。據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快遞柜相關企業年新增量持續上漲。其中,2017年我國快遞柜相關企業注冊增速達52.82%,為近年來最高。另外,我國近35%的快遞柜相關企業注冊于1年內,近86%的相關企業注冊于5年內。目前我國共有近800家快遞柜相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