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零售業務的不斷增長帶動快遞物流包裹數量逐年擴大。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0.5萬億元,同比增長37.6%。今年1月至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累計完成業務量278.9億件,同比增長52.8%。隨著我國快遞業務量的持續增長,最后一公里遞送服務問題將日益凸顯。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人力成本上升,快遞末端投遞的壓力越來越大。目前整個快遞業務流通過程受益于電商平臺的高速發展,快遞倉儲和轉運已經成功實現了部分機器替代人工,通過對流程的優化,效率大幅提升。但快件最后一公里遞送服務仍以人工配送為主,很難通過流程改進等方式解決配送效率問題。
智能快遞柜被認為是解決包裹最后一公里較為經濟有效的方式。業內普遍認為,智能快遞柜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快遞員到戶的配送比例,提高配送效率,滿足高數量的貨物配送需求,對提升電商的物流水平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快遞柜誕生之前,快件一般投遞于用戶本人,當用戶接收快遞不便時,快遞員只能將快件暫存于物業、小區驛站、超市等地,快件被擱置、丟失、錯領等現象時有發生。在這一環節上,投遞成本實際上占了配送總成本的3成左右。智能快遞柜一般設立在小區、賣場,寫字樓等公共場合,快遞員將快件存放于快遞柜中,并將投遞信息通過短信等方式發送給用戶,提供24小時自助取件服務。用戶收到取件通知后,輸入取件密碼即可取出快件。快遞員不用坐等用戶取件,派件效率大幅提高;用戶取件時間不受限,也不用擔心快件丟失、錯領以及個人信息泄露等現象的發生,安全性能大大增加。快遞柜的誕生,成功解決了送件不易、取件不便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我國智能快遞柜的需求主要以一線城市為主,未來將逐漸向二線、三線城市滲透,預計到2020年底,我國智能快遞柜產量將超過5萬組,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與普通電商的快遞柜相比,生鮮電商電子柜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497.1億元,年均增長率達80%以上,占農產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僅3.4%,未來提升空間巨大。機構預計,到2017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突破1400億元,滲透率將超7%。
有數據顯示,在使用過社區門店服務的用戶中,有超過九成的用戶使用過社區門店寄存生鮮產品,通過社區自提點來獲取生鮮產品成為了主要的配送方式。未來企業將引入生鮮直投站,實現網上下單、配送到柜、用戶自提的社區O2O直投模式,將縮短供應鏈流程、提升配送效率、降低產品損耗,生鮮智能快遞柜將進一步提升用戶通過網絡獲取生鮮食品的需求,市場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