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解決快遞員人手不足、勞動環境惡化等社會問題的王牌妙招,顧客即使不在家中也可以收取包裹的"快遞柜"近來備受矚目。快遞公司不僅在車站、便利店等地大量設置,還嘗試推出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收取快遞的特殊"移動式快遞柜"。
隨著近年來網絡購物急劇增加,快遞數量也水漲船高,人手不足成為快遞行業的常態,配送員也時常面臨著沒有時間用餐、勞動環境惡化、過度疲勞等問題。此前山本物流公司不支付加班費的問題掀開了行業的冰山一角,并演變為社會問題,這被稱之為"快遞危機";快遞漲價、物流行業與網店店主中止合同等現象更是頻繁發生。
快遞員表示多次配送占到"3-4成"
收件人不在家、送件員不得不多次送件上門的"多次配送"問題尤其加重快遞員負擔。據快遞行業專業人士透露,"估計多次配送的比例高達3-4成",如果多次配送的問題可以解決,快遞員工作環境的改善也更加可行。
于是快遞柜的出現開始引發各界關注。與儲物箱類似,快遞放入快遞柜后,住戶回家后刷取專用磁卡就可以取出快遞;如果是站前等存在不特定因素的公共場所,快遞員將快遞存入快遞箱后,通過郵件告知收件人號碼和密碼,收件人憑密碼解鎖快遞柜,也可以輕松取出快遞。配送員一旦將快遞放入柜中,快遞柜會自動對包裹蓋章標注,作為快遞員已投遞的標志。
針對收件人無法當場簽收的問題,快遞公司已將快遞柜的適用范圍從公寓擴展到獨戶住宅。今年春天,日本郵政與大和房建集團合作,共同開發了快遞及掛號郵件的收取多功能快遞柜。今年春天,松下單戶住宅專用快遞柜產品預定十分火爆。
收取包裹可以自動結算的快遞柜也閃亮登場
另一方面,上下班途中的車站、繁華商業區的快遞柜也快速普及。山本物流公司從2016年開始在城市車站、商業街區大量設置快遞柜,預計到2022年為止,將在全日本建立5000多個快遞點。日本郵政也開始在車站等地試水。
另一方面,各方也積極解決無法使用快遞柜支付貨款的問題。Glory公司----日本著名自動兌換機公司已經研發出了取件人利用電子手段、如IC卡結算取件的新型快遞柜。
2017年4月起,山本物流公司與DeNA公司在神奈川縣藤澤市開始了特殊的實用性試驗。配備保管箱的專用電動汽車將按照顧客指定的時間、指定的場所配送快遞。家長即使正在公園中陪伴孩子玩耍,也可以輕松完成收取快遞。登錄手機app可以指定每10分鐘間隔一次的配送時間,快件到達3分鐘前更會通知到本人。盡管現在還是人力駕車配送,預計今后將嘗試引入無人駕駛技術。
各種快遞柜的使用是否能夠真正減輕配送員的負擔,社會各方對此保持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