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圓通速遞(600233.SH)、申通快遞(002468.SZ)、韻達股份(002120.SZ)、順豐控股(002352.SZ)相繼披露2021年12月業務經營簡報。
從上述四家的簡報來看,單票收入均同比上漲,“價格戰”消極影響減退。
隨著價格逐漸回歸合理區間,盈利能力將成為快遞業下一輪比拼的重點,也就是說快遞業即將迎來新一輪質量層面的競爭。
有物流從業人士向記者感嘆,“惡性價格休止,就是高品質物流企業更強更大的時候。”
“回溫”
1月19日晚間,順豐控股披露2021年12月經營簡報,順豐速運物流業務營收154.14億元,同比增長8.77%;單票收入16.43元,同比增長0.43%;業務量同比增長8.31%。
在此之前,“通達系”也紛紛交出12月經營答卷。申通快遞、圓通速遞、韻達股份單票收入分別為2.44元、2.5元、2.35元,分別同比增長4.72%、12.99%、2.17%。
從12月的經營簡報來看,快遞企業的單票收入不再是同比下降的趨勢,基本上脫離“價格戰”的負面影響,
在貫鑠資本CEO趙小敏看來,快遞價格長期下降的趨勢已經結束,現在逐步走向了運費陸續上漲的通道。
近兩年來,快遞行業競爭趨緊,“價格戰”出現。來自東南亞市場的極兔速遞以較低的價格殺入國內快遞市場,更是攪亂快遞行業價格體系,尤其是在2021年第一季度,“價格戰”進行至高潮。快遞驛站 易郵驛站 快遞柜 易郵柜
較低的價格使快遞企業在“自損”的情況下搶奪市場,盈利水平承壓、快遞員群體收入無法保障等問題一一浮現。
4月,監管層開始出臺政策引導行業競爭回歸合理狀態,浙江省公布《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草案)》,要求快遞經營企業無正當理由不得低于成本價格提供快遞服務。目前,《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已經通過,將于2022年3月起實行。
2022年1月7日,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該文件指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從事與他人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或者用戶的合法權益;無正當理由以低于成本價格提供快遞服務等”。
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告訴記者,“從市場競爭角度看,價格戰是常規競爭手段,如果快遞企業建立在科技賦能或精益管理帶來的物流成本優化基礎上,以低價換得競爭優勢是允許的。當前對價格戰的治理并不是否定價格競爭手段,而是反對無底線低價爭食帶來的惡性競爭,是為了規范快遞競爭秩序。預計2022年惡性的低價戰不會出現,但不排除在2022年有企業在某些地區、某些市場采用合理的低價競爭策略。”
政策的逐步推出,“價格戰”偃旗息鼓,快遞企業價值修復已開始由“價格回歸”向“盈利修復”。快遞驛站 易郵驛站 快遞柜 易郵柜
圓通速遞近期披露2021年經營業績增長預告,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億元至22億元,同比增長13.20%至24.52%。
圓通速遞公告顯示,凈利潤增長是受益行業發展環境的逐步改善,國家及部分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快遞行業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規范非理性競爭行為,推動快遞行業持續健康發展,2021年9月1日起,快遞行業公司普遍上調派費,產品定價能力的明顯增強等。
隨著近期快遞企業披露的12月快遞業務簡報,也可粗略推算出,圓通速遞、申通快遞、韻達股份在營收規模方面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華創證券研報顯示,今年二三季度隨著政策的出臺,價格端逐步呈現回歸良性態勢,在政策及價格修復之后,即將進入價值修復的最本質層次即盈利修復層次,相應股價表現進入核心階段,有望迎來第二波“主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