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進村、發展農村寄遞物流是農產品進城、消費品下鄉的重要渠道之一,對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要、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加快農村物流快遞網點布局,實施快遞進村工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發展農村電商和快遞物流配送”。
記者3月7日從沈陽市郵政管理局獲悉,隨著快遞進村工程在沈陽的不斷推進,目前農村快遞覆蓋率已實現100%,尤其是新建的656個農村快遞驛站,在打通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村里開了驛站
包裹到了微信群里喊一聲
法庫縣丁家房鎮大蛇山子村在法庫縣城西南方向30公里處,以前,除了郵政、順豐、京東三家公司能把快遞包裹送到村里,其他大多數快遞公司的包裹都要到鎮上取。自從今年1月份村里新開了易郵驛站,村民們取包裹、寄快遞再也不用出村了。
“買舞蹈服看不準尺碼,大小號各買一件,試穿完把不合適的直接退回去,別提多方便了。”7日,到驛站取包裹的張姓村民說。
該驛站負責人楊哲告訴記者,自己經營了二十多年的肉菜行,這兩年看著村里網上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多,就在肉菜行的基礎上,引入了易郵驛站,幫助村民們收發快遞包裹。
眼看就要春耕、開啟一年的忙碌了,村子里的驛站在包裹代收、代發方面將有大用處。“只要快遞到了,我就在微信群里告訴大伙兒一聲,方便的過來取,不方便的我抽空給送過去。”楊哲說。快遞驛站 易郵驛站 快遞柜 易郵柜
目前驛站接入了圓通、韻達兩家公司的快遞業務,計劃跟其他公司洽談合作,把小小驛站變成快遞到村的第一站。
全市已建656個農村驛站
快遞到村率100%
村落布局分散、農村快遞業務量小、進村成本過高等因素制約著“快遞進村”的步伐,農村地區的快遞包裹在時限范圍內全部投遞上門顯然不夠現實。去年以來,沈陽市加大農村快遞驛站的建設和推廣力度,致力于清理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的障礙。
“從2021年開始,易郵響應號召在沈陽遼中區、新民市、法庫縣、康平縣的農村地區加大驛站建設力度,截至目前自建了近100個驛站,預計到年底總量將達到180~200個。”易郵驛站沈陽地區負責人紀傳振告訴記者。
來自沈陽市郵政管理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農村快遞驛站的數量為656處,加上郵政、順豐、京東三家已實現派件到村,全市快遞進村率已實現100%,且業務量不斷攀升。
“從業務量上看,目前規模較大的村,單個公司的日到件量有20件左右,下一步整合快遞公司資源,通過驛站在末端實現多家快遞公司的共配,將會進一步降低快遞進村成本、提高農村快遞業務的效率。”沈城快遞業人士告訴記者。
讓更多大米、蘋果、草莓、葡萄
走出去
快遞驛站進村更重要的是將進一步帶動沈陽農村特色產品的上行。
楊哲告訴記者,大蛇山子村是有名的葡萄特產村,每年8月份到11月份,都會有大量的葡萄銷往外地。“今年我準備和種植大戶們好好談談,通過快遞把村里更多的葡萄賣出去,大干一場!”
新民市G230輔路上的順豐速運育才營業點,2021年全年大米包裹的收件量超過了100萬件,業務負責人吳巖告訴記者,業務量高峰期,營業點每天大米發貨量能達到一兩萬件。
“通過快遞進村工程,去年沈陽市在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領域拿到了一個全國金牌項目,就是大米項目,快遞業務量全年超過了一千萬件。今年,沈陽市將通過快遞進村工程的進一步推進,爭取在蘋果、草莓等諸多特色領域發力,突破業務量500萬件大關,摘下一個全國銀牌項目來。”沈陽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