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最低工資不能低于3000元,工齡每增加一年月薪增加40元,患病期間工資不低于襄陽最低工資標準的80%……有了這些規定,以后我們干活兒心里更踏實了。”5月18日,在襄陽市快遞業集體合同暨新就業形態電子勞動合同、不完全勞動關系書面協議集中簽署儀式上,“快遞小哥”張濤這樣說。此次簽署活動也意味著今后我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將“有章可循”。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新業態平臺經濟迅猛發展,出現了各類不同于傳統就業模式的新就業形態,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快遞驛站 易郵驛站 快遞柜 易郵柜
由于平臺的用工形式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就業方式相對靈活,企業用工主體構成和關系復雜,企業用工形式和分配方式多樣化,大量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企業的勞動關系不明確,難以簡單納入現行勞動法律調整,其權益保障面臨諸多新情況新問題。
為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市人社局聯合市總工會、市郵政管理局以快遞業為試點,就涉及快遞員勞動權益的問題開展集體協商,在全省率先制定了《襄陽市快遞行業集體合同》示范文本,對從業人員的用工管理方式、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女性勞動者特殊保護、社保福利、技能培訓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約定。
在簽約儀式上,圓通襄陽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有了這些明確約定,不僅有利于勞動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有利于企業規避可能產生的風險,從而真正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