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數據,中國快遞業務年均增長率超過30%,快 遞業務總量和增長率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中 國義烏快遞量全球第一,是中國集中外貿最多的產業帶 之一。據悉,到2020年,中國人均快遞包裹量將接近60 件,約為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
今年快遞季從11月初到2021年春節前夕(2月12日) 共103天。在其中,“雙十一”期間(11月11日-16日), 旺季會有一個高峰期。預計每日快遞業務量將達到4.9 億件,約為每日業務量的兩倍。
為什么義烏有這么多快遞?
眾所周知,義烏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義烏大部分商家主要經營小商品,單個商品的 利潤 可能只有幾毛錢,甚至幾毛錢。由于快遞業務的巨大金額,即使單個快遞的郵費降低1毛錢,商家也可能 帶來幾十萬元的利潤。
數據顯示,1-7月,義烏國內快遞業務量為23億件,業務收入為73.05億元,單件快遞平均單價約為 3.18元。相比之下,業務量最大的廣州快遞單價為10.45元,業務量第三的深圳快遞單價為13.45元。
中國快遞行業現狀
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1-5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總計264.1億件,同比增長18.4%;業務收入 3026.8億元,同比增長9.9%。同城業務量累計44.4億件,同比增長7.4%;異地總業務量達到213.6億件, 同比增長21%;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總計6.1億件,同比增長18.8%。
6月以來,中國快遞日均業務量接近2.6億件。快遞企業在總結近年來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盡最大努 力保證中旺季的服務。郵政、順豐, 中通, 申通等企業增加和配置人力、車輛和航空運輸能力等資源, 提升整體生產和服務保障能力。圓通, 韻達, 百世, 德邦,等企業。對配送點進行調查,對設備進行 升級和維護,通過自動化生產線提高了快遞郵件的分揀時間,優化了中心的運營能力。
快遞企業還在“618”購物節期間加快了“快遞進村”,提高了網絡覆蓋率,幫助農產品和農村的工 業品雙向流通。各快遞企業的生鮮配送方案越來越完善和成熟,從單一配送升級為集包裝保鮮、預預冷、 冷鏈倉儲運輸和全過程可視化為一體的立體服務。通過產地直運、高鐵直運、專機直運等方式,大大增加 了交貨時間,依靠區塊鏈的可追溯性,確保新鮮品質,實現產品增值和品牌升級,此外,中通, 韻達等 企業利用直播平臺開展支農項目,幫助農產品銷售,京東物流持續發力“千縣萬鎮24小時達”。
2020年快遞業發展預測
2020年,快遞行業將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但穩中有好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優質發展步 伐將進一步加快。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加突出,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程繼續 加快。市場結構優化調整,農村網絡不斷從鄉鎮延伸到村莊,城鄉包容性大幅提高;城市群集聚效應持續 顯現,中西部和二三線城市加速追趕,區域平衡持續改善;服務體系和商業模式更加多元化,服務領域向 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增強實體經濟權能的能力穩步增強。生態環保已成為行業共識,加快公交循環 利用、終端減排、交通減排和倉儲節能發展體系建設,提升綠色精細化發展能力,推動行業不斷向零碳排 目標邁進。智能發展加速,5G和工業互聯網將推動工業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區塊鏈科技將加速從概念建 設到場景落地;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通過信息互聯和深度學習,不斷加快行業數字化發展進程;無 人化技術逐漸成熟,運營效率提高。“非接觸式”配送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加便捷、安全的服務體驗。海外 快遞服務網絡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