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時間,阿里巴巴和京東一南一北兩大巨頭電商,先后發出了對未來零售趨勢的判斷。7月11日,在2017全球網商大會現場,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給當前形勢下的“網商”注入新內涵,同時他表示,在“五新”的變革驅動下,未來十年社會將發生巨大變化。而就在前一天,京東集團CEO劉強東發表署名文章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即將到來,并表示在未來10-20年的時間,這場革命將改變零售行業的基礎設施。
不論是阿里的“五新”戰略,還是京東提出的零售業變革,顯然兩位電商大佬對未來趨勢的判斷都不只再局限于電商領域,而這也正意味著,傳統零售業將借此迎來新一輪的“互聯網+”轉型風口。
探未來 殊途同歸
在7月11日馬云設立“五新執行委員會”的這封內部信發出后半小時,阿里CEO張勇在網商大會上表示,電子商務目前還只是占到將近社會零售總額的15%,而通過利用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的“五新”基礎設施,會更快滲透剩下85%的份額。商業的最本源是人、貨、場,讓消費者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到合適的商品。今天說的新零售是什么?就是用好五個新,完成人、貨、場的重構。
阿里的“五新”戰略與京東零售革命的說法,其實雙方對于零售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有著殊途同歸之處。互聯網商業顧問、億邦動力網首席知識官葉志榮表示,阿里近期的活動其實是對去年10月提出的包括新零售概念在內的“五新”戰略的深度解讀;而在劉強東發布的文章內容中也顯示,零售的本質沒有變,改變的是零售的基礎設施。雙方詮釋的名詞雖然不一樣,但底層邏輯是相似的。例如新零售一定是基于物流的突破,供應鏈的響應也一定是圍繞著前端消費者的體驗以及個性化訴求而言等,二者屬于同一方向的不同表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