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住宅配建信報箱是國家標準,但實際上信報箱的使用率較低,信報箱能否升級為智能版?江蘇鹽城等多地已經在努力推進住宅小區智能信報箱的規劃和建設要求。近日,現代快報對此事進行了連續報道。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近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召開了《住宅設計標準》修訂研討會,擬對 2017 年版的江蘇省《住宅設計標準》進行修訂,擬明確應預留智能快遞箱位置。
江蘇住宅設計新標準,或將強調預留智能快遞箱位置
據悉,4 月 8 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在南京組織召開《住宅設計標準》修訂研討會,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次標準修訂要在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認真研究,系統梳理,確保標準內容的先進性和合理性。要集中力量,突出重點,針對戶型、通風、排水、智慧等方面進行優化完善,修訂出體現江蘇特色、反映江蘇水平的好標準。而其中就有關于智能快遞箱的內容。
據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在 2017 年版的江蘇省《住宅設計標準》中,提到"居住小區宜結合小區出入口或物業管理設置智能快遞箱,智能快遞箱的投遞口應設置在門禁以外",是一個引導標準。而擬修訂的新版《住宅設計標準》目前正在編制中,里面可能會將這句話中的"宜"改為"應預留",這一改動是強調了"強制性預留",也就是開發商在建設新小區時,應在出入口或物業管理設置預留智能快遞箱或是快件用房的位置,作為規劃驗收的條件,建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
考慮到很多居民經常網購生鮮物品,上述知情人士還透露,在擬修訂標準中還可能涉及到冷鏈柜的配置,包括設備用電等。據了解,編制單位也在與郵管部門聯系,了解 2018 年江蘇實施的《住宅智能信報箱建設標準》,作為修訂的一些依據。對方表示,預計新版江蘇省《住宅設計標準》征詢意見稿有望很快出來,征詢多方意見后再進行修改完善。
智能信報箱能否成小區標配,還需要頂層設計和具體規定
快遞行業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快遞業務量的不斷增長,江蘇修訂《住宅設計標準》是非常有必要的,預留智能快遞箱的空間必須成為強標,才能促進快遞箱的規劃落地。
其實早在 2018 年,江蘇就出臺了全國首個《住宅智能信報箱建設標準》,標準中要求新建小區要同步設計、建設智能信報箱。智能信報箱(群)格口總數不應少于住宅戶數,集中設置的智能信報箱宜設一個退信格口。但是因為缺少上位法的支持,此標準還是在鼓勵推行階段,并非強制性要求。
那么在此次江蘇住宅設計標準修訂中,傳統信報箱能否升級為集收信和快遞功能合二為一的智能信報箱?業內人士認為,這還需要頂層設計,因為配建傳統信報箱現在還是國標,鹽城在探索智能信報箱(收信件和快遞功能二合一)作為新小區標配中,發現百分百配比會有很多閑置,改為按照戶數的 40% 配比。"智能信報箱具體要配比多少,還需要大數據的分析,得出配比數。"業內人士表示,此外,針對一些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群有收信件的需求,也需要細化規定,是不是配磁卡開箱,電話通知到位等。他認為,智能信報箱可能需要在一些城市先試點,總結經驗,再進行推廣。